公司地址:海南省琼海市富联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5836366221
传真:400-625-4268
邮箱:7535077@163.com
集团网址:http://www.hlzsy.cn/
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大的赛道,公众号也前前后后写了40篇各模块及代表公司的分析对比文章,今天一起跟大家分享发布新品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入局人形机器人的步进龙头雷赛智能,如有对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的公司感兴趣可以查看我的公众号主页文章列表或直接点击最近几篇的文章链接参考如下,有志于人形机器人交流的小伙伴可以公众号找我,也可以根据个人对产业和公司的理解一块交流分享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和机会:
第四十二篇:布局行星滚柱丝杠及线性驱动器,国产液压龙头的多元布局助力穿越周期
1)首先最直接的催化因素是公司在23年德国SPS大展上展示了针对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最新研发的空心杯微型伺服系统,雷赛的无刷空心杯针对人形机器人等行业的应用场景和用户痛点进行研发设计,提供EC标准型、ECH高转速、ECT大转矩三大系列,提供直径6/8/10/12/13/16/22/30/40mm等九个标准尺寸,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电机尺寸和电气参数的优化定制,产品系列所示如下图所示。
2)在时隔一周的时间后,雷赛发布FM1系列高密度无框电机,同时推出LD3mini微型伺服驱动器(匹配FM1无框电机),其中FM1具有七个标准尺寸,提供25/38/50/60/70/85/115mm等七个标准的框架尺寸。根据提供的产品参数对比,其转矩密度处于国内领先,总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雷赛智能是国内智能装备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为国内外上万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稳定可靠、高附加值的运动控制核心部件及系统级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1997年,深耕运动控制行业26年,不断丰富产品体系。1998年推出第一款PC运动控制卡,1999年推出自主研发的步进驱动器,分别进军控制系统、步进系统领域。2003年推出DB系列直流伺服驱动器,后续陆续推出ACS系列交流伺服系统、L7、L8系列交流伺服系统,拓展伺服系统产品线。公司目前已拥有控制系统、步进系统、伺服系统等产品系列。
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如下三大类,步进电机及系统产品是公司销量的基石,步进产品贡献公司主要营收,占比近50%,公司步进系统连续10年以上全国市占率稳居第一,伺服系统产品占比逐年上升,伺服系统市占率2022年在1.7%:
1)伺服系统类:交流伺服驱动器、交流伺服电机、低压伺服驱动器、低压伺服电机、一体式伺服电机等。
2)步进系统类:开环步进驱动器、开环步进电机、闭环步进驱动器、闭环步进电机、一体式步进电机等。
3)控制技术类: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卡、PLC、远程 IO 模块、人机界面、机器视觉等。
公司实控人李卫平、施慧敏为夫妻关系。截至2023年三季报,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李卫平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34.85%的股份,施慧敏持有公司7.87%的股份,几个主要子公司的业务说明如下:
公司的营收构成在2018年以前大体可以分为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的电机、控制器、驱动器以及智能一体式电机业务,2019年以后大体可以分为控制技术类、步进系统类以及伺服系统类业务。2019年以后步进系统类业务占比约为50%,是占比最高的主营业务;其次是伺服系统类业务,占比在20%-35%之间,比重逐年上升;而控制技术类业务占比最少且逐年下降。
2018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其中2020年同比增长42.69%,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随之增长,主要因为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以及交流伺服实现翻倍增长;2022年同比增长明显放缓,主要因为疫情反复及部分下游行业增速放缓。
1)步进系统类业务是公司目前权重最大的主营业务,营收总额从2019年的3.28亿增长到2022年的6.41亿,且营收占比基本在50%左右;毛利率却从2020年的43.58%下降到2023年上半年的38.35%更多的是公司主营的通用自动化行业竞争加剧低价抢占市场。
2)伺服系统类业务增长迅速,营收总额从2019年的1.55亿增长到4.02亿,2023年上半年相较于2022年上半年增长了约0.6亿营收额,且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23.32%一路高涨到2023年上半年的34.53%,营收总额和占比增速都比较快;毛利率却从2020年的33.72%下降到2023年上半年的27.68%。
3)控制技术类业务营收总额从2019年的1.15亿上涨的2022年的1.82亿,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17.32%一路下滑到2023年上半年的12.05%;毛利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
1、从营收增速来看,汇丰技术、伟创电器、英威腾与合川科技表现均较好,营收增长迅速,雷赛智能营收也在稳步增长,但增速比上述四家公司较慢,这主要是因为下游行业高景气度的业务光伏锂电公司业务占比不高,新能源汽车行业布局不如汇川等。
2、从毛利率与净利率来看,雷赛智能毛利率稳居前三,2022年开始毛利率略微出现下降,任居于行业前列;而净利率在2023年出现明显下降,落后于同行业大部分公司,步进为主的产品相对成熟通用3C市场影响较大。
公司的营收由上市前2017年的5.35亿增长到上市后的2022年的13.38亿,营收总额6年翻倍,2020年以前,行业景气周期对公司业绩贡献明显,由于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以及交流伺服的翻倍增长,各指标同比增速稳步提升,2021年以后,由于疫情的反复以及部分下游行业增速的放缓,各项指标同比增速减缓。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绝对值和增速一致性极好,主营业务聚焦能力较好,从2017年的1亿左右增长到2022年超过2亿,催着3C消费电子及光伏锂电新型市场逐步不如成熟,增速在22年以后逐步回调还在探底。
公司的毛利率由上市前2017年的44.45%下降到上市后2023年前三季度的37.31%,尤其是2020年以后,下降明显,但始终保持在30%以上,相对稳定。
净利率在2018年到2020年的经济上行周期内稳步增长,2021年后由于疫情的反复以及部分下游行业增速的放缓,毛利率明显下降,尤其在2023年,前半年和前三季度较2022年同一时期相比下降了一半左右,除了疫情原因外,公司营销布局投入加大及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导致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明显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净利率的下降。
公司总体费用率方面,除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22.12%和23.63%外,其他年份总体费用率均在27%以上,费用率较高。
2020年总费用率的下降主要源于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的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了2.85%的主要原因是新收入准则将运输费由销售费用调整到营业成本,同时规模效应导致销售费用增幅小于收入涨幅;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增加使得财务费用率降为负数。
2021年以后,由于营销人员及其薪酬增加、长期贷款利率支出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大幅增加以及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持续上升,导致公司总体费用率上升。
公司各种周转率连年下降,表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效果的下降、资金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变现能力的下降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下降。
存货周转率在2021年下降显著,主要是因为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公司针对部分原材料进行策略性备货;2023年存货周转率出现明显改善,较2022年同期有所增长。
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22年出现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随着销售规模的增长,公司进入的一些大行业和大客户的账期有所拉长。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始终稳定在20%左右,但2023年第三季度较2022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最主要是净利率下降来带的影响。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的31.65%缓慢下降到2020年的18.93%,从2021年开始出现显著增长,从2020年的18.93%增长到2022年的44.58%,主要是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对应的股权收购权、限制性股票回购等金额增加。
从公司的收现比和净现比来看,收现比始终维持在90%左右。净现比从2017年的69.89%下降到2021年的48.68%,从2022年起显著回升;虽然2022年上半年由于策略性备货导致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净现比较低,但从2022年整年来看,净现比高达96%;2023年上半年由于公司票据结算增加以及策略性备货导致净现比跌为负值,但到2023年第三季度又迅速回升至102.15%,可见公司在现金流方面稳中有增,问题不大。
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借助2017年到2020年间行业内的经济上行周期快速增加,高达5.29亿,虽然2021年有所下跌,但2022年又重新崛起,未来抗风险能力不成问题。
(1)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一直为正值且稳步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营业收入和销售回款增加、增值税税收返还增加以及支付其他经营活动的款项减少;2023年上半年由于票据结算增加以及策略性备货,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下降,但从整体来看仍能较好的覆盖投资活动现金流的需求。
(2)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始终为负数水平,且公司从2020年开始增加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于2021年新增购置总部基地及办公楼款项,2023年上半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减少。
(3)公司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0年公司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 2022年又新增银行贷款并收到股权激励认购款,2023年长期贷款流入减少,筹资能力下降。
雷赛智能在19年上市前产销量一直维持在150-160万台,20年上市后新增资金后,叠加疫情前期对口罩机、通用自动化行业的需求增加产能不断提升,较17年增加一倍多,当然结合财报应收账款、存货和产销率来看,23年的经营情况在变差,主要是公司重点业务3C,光伏锂电及专用的激光镭雕市场持续疲软带来的主要影响。
1)公司主要募投项目上海智能制造基地在22年中亿投产,在建工程基本22年转固500多万,公司的产能扩张接近尾声。
2)公司上市募集的4亿多资金,原计划投入上海智能制造基地1.7亿元,实际因产业环境变化公司变更了募投1.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按照目前公司产销量情况公司,更多的是增加高价值量伺服系统蟾皮的比例,同时新的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的产品工艺共线性较好,公司的现金流情况足以短时间支撑公司的产能需求。
雷赛智能23年下半年在德国SPS工业展发布空心杯微型伺服系统(空心杯电机+驱动器+编码器),电机尺寸覆盖8-36mm范围,EtherCAT总线微型驱动器小于名片尺寸,可驱动各种中小型伺服电机,产品应用范围包括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协作机器人关节、AGV/AMR移动机器人、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广阔领域。
通过与瑞士Maxon的同功率同规格的产品比较,公司的产品在额定扭矩和功率密度方面确实还是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差距没有想象中的大,如果能配合公司的多轴驱控实现软硬件配合还是挺有机会的。
公司最新发布的FM1无框电机和微型驱动器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关节部分,现已进入样机测试验证阶段,陆续为目标客户提供样机进行测试选型。预计2024年1-2月份进入小批量生产,二季度进入批量生产销售。目前已有多家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及关节模组公司接洽并测试验证公司的产品。
FM1针对协作和人形机器人等行业的应用场景和用户痛点进行研发设计、提供25/38/50/60/70/85/115mm等七个标准的框架尺寸,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电机尺寸和电气参数的优化定制。
同样我们来对公司的产品和龙头科尔摩根的产品来做个对比,在相同规格的产品,理论值的扭矩上限还是存在差距,实际的产品性能验证有待推向市场进一步验证。
以步进驱动器起家,成为国内工业步进龙头,后拓展伺服、PLC等产品打开新成长空间,目前在驱动器和控制器领域位列国内第一梯队,2023年前三季度交流伺服产品市占率提升至2.0%。借助主业优势,公司近期发布的新产品分别指向人形机器人直线/线性关节核心部件(无框电机+驱动器+编码器)、灵巧手核心部件(空心杯电机+驱动器+编码器),后续关注公司在控制方面能否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驱控一体模组级解决方案。
公司的营收总额预计在23年13.8亿元,24年预估16.5亿元,不考虑机器人产品空心杯和无框力矩电机新产品影响预计对应净利润1.3亿和2亿相对,对应现有PE在26倍左右,整体来讲工控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比纯机械结构加工的弹性和前景更好。
人形机器人或者说具身智能目前还在产业发展从0-1的阶段,更多的还是对行业相关技术能力的公司进行了解分析为后面布局安排,如果愿意交流和好看这个行业的也欢迎机器人行业从业者和对人形机器人有一定理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块交流分享,谢谢。
其实我也行业相关的公司基本自己都会捋一遍,现在是研究布局期,只有自己了解和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后面才能起风的时候敢果断决策,短期买不买入不是我的本意
鸣志估值太高,就算空心杯起来业绩贡献也有限,年前应该能发出来吧,需要了解的东西比较多
我不止一次说过人形机器人现在就是0-1阶段,还是以炒作为主,但同时也是研究布局阶段,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个趋势和阶段状态咱俩没啥好聊的,你直接拉黑我算了
楼主非常用心写了这篇文章,大家应该支持雷赛。雷赛相隔时间不长就不断有改进的产品或软件或新品发布,说明公司能依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不断改进产品,完善产品,这是非常值得投资的企业,只要有好的产品,能解决顾客的需求,而且加上销售渠道的模式重建,公司业绩今年一定是继续增长的。
